
干净整洁的道路、整齐划一的房屋、生动有趣的文化墙……日前,记者走进公平圩镇洲泉村,处处都能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浓郁气息。
开展环境整治 让乡村“美”起来
该村以创建省级美丽乡村为目标,坚持党建引领,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,开展乡村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,取得显著成效。打通全部村组道路达13公里,对进村水泥路扩宽至4.5米,安装太阳能路灯198盏,修缮7处门塘堰坝,拆除空心房、不合规下脚屋等建筑260余间,改厕270个,修建垃圾转运站27个。同时该村每个村组成立了环境卫生小分队,制定集中整治和常态维护结合的管理办法,落实卫生评比及奖惩措施,悬挂“门前四包”制度牌、家风家训牌,修订完善洲泉村村规民约,制定村民议事规则,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,促进村风民风进一步好转。
“曾经我们村的房子很破旧,垃圾乱丢乱扔,如今大变样,水泥道路都通到了家门口,还有了干净的下水道、干净的公厕,连日常健身娱乐的地方都有了,我们农村百姓的日子过得比城里没得差。”村民李仁平看着村里的变化自豪地说道。
发动群众参与 让乡村“活”起来
该村与衡阳市统计局结对共建,通过抓党建,引领基层社会治理,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,重点抓好“一核两委三会”乡村治理体系建设,严格实行“四议两公开“民主决策,落实三会一课制度”。组织村民通过实地参观、在网络平台上看典型示范乡村的建设情况,对比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、自身生活状况,了解差距,激发他们建设家乡的动力,增强“别人能行,我也一定能行”的信念,学习先进经验做法,与村支两委一起,集聚智慧,共谋振兴。同时该村充分发挥“湾村明白人”带头示范作用,带领广大群众参与到洲泉村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中来。
“我们充分发动群众,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。乡村治理标准化是个长期工程,不是短期行为,必须要有长效机制,要久久为功。”洲泉村党总支书记曾任说,开展乡村治理标准化工作,整治是第一步,更重要的是构建长效管护机制,让人居环境越来越好。目前,各个组根据自身实际,因地制宜,已建立管护机制。
依托产业赋能 让乡村“富”起来
该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这一目标,依托当地地理环境优势,因地制宜发展粮食、药材种植等产业,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。村里的种粮大户李佐章牵头在村里成立了泉洲农机专业合作社,每年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,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,洲泉村近年陆续新增了5名种植规模在2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。
“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,村里有钱了,村民腰包也鼓起来了,好多年轻人也慢慢回乡创业干事了,潜移默化中,大家综合素质越来越高了,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我们信心非常坚定……”李佐章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“乡村要振兴,生态宜居是关键。“公平圩镇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,洲泉村将以乡村治理标准化为契机,打造以水稻、油茶、油菜、药材种植和山猪养殖的农业生产为主,以垂钓、赏花、游览等乡村休闲旅游为辅的耒阳南部乡村农旅特色示范村,让乡村展新颜、换新貌,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(记者 曹富蓉)
责编:周紫红
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
三伏天如何科学度夏?中医专业人士为你支招
【简讯】三架街道:屋场恳谈话安全 交通出行筑防线
喜讯!耒阳市文联志愿服务队荣获全省 “三下乡” 优秀团队称号
夏塘镇:严查涉摩涉电违法!守护农村道路安全出行
耒阳市举办2025年结核病防治暨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工作培训班
我市生源地助学贷款机构下沉试点工作获好评
情暖“八一”:老兵“见”老兵 暖人又暖心
联通引领数智转型 政企协同共绘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
下载APP
分享到